基本解释

详细解释

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  • 拼音
  • 部首
    角部
  • 总笔画
    16画
  • 外部笔画
    9画
  • 五笔
    DGKE
  • 仓颉
    IRNBG
  • 郑码
    HMRL
  • 电码
    6048
  • 四角
    53227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觱 bì

1、 〔~篥〕古代管乐器,形似喇叭,用竹做管,用芦苇做嘴,亦作“觱栗”。

2、 〔~发〕风寒冷。

统一码

觱字UNICODE编码U+89F1,10进制: 35313,UTF-32: 000035313。。 觱字收录于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

异体字

造字法

会意

English

tartar horn;chilly wind
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[[bì]]

康熙字典

觱【酉集上】【角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唐韻》畢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壁吉切,音必。《說文》羌人所吹角屠觱,以驚馬也。《徐曰》今之觱栗,其聲然也。俗作篳篥。

觱發,風寒也。《詩·豳風》一之日觱發。《說文》作滭冹。

觱沸,泉湧出貌。《詩·小雅》觱沸檻泉。《玉篇》或作滭。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王勿切,音。亦羌人吹角。《說文》本作。《六書正譌》吹皆角音,故从角。?,古誖字,諧聲。然今時惟知觱矣。《說文》冹,一之日冹。

电报快讯